高三化学的复习过程一般分为三轮。一轮以章节为基础,二轮主要侧重于专题和相应的专项练习。那么,如何复习高中化学第二轮?
一、高三化学复习计划
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是做好专题,构建知识网络。化学知识具有复杂性、分散性等特点,对此学生存在“易理解、难记忆、难使用”等问题。因此,在复习中要特别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规律性,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存在规律,形成知识网络。例如,在复习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时,我们可以通过抓点、连线和建网来加强复习的系统性。
1、抓点是从具体代表物的角度把握其结构、性质、制法和用途。物质的性质是核心,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可以根据颜色、状态、味道、水溶性、密度、熔点和沸点以及特性来划分。化学性质可根据与非金属、金属、水、酸(或酸性氧化物)、碱(或碱性氧化物)、盐等的反应进行分类,应特别注意特性和共性。
例如,硝酸具有酸的共同性质,但在与金属的反应中也表现出强氧化的特性,即与活性金属反应时不产生氢,与铁钝化,也可以与非活性金属反应,它需要储存在一个棕色的试剂瓶中,并放置在阴暗的地方,这反映了硝酸的不稳定性。
2、连线是将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代表连接成一条线,即以元素价态的变化为主线,这样元素的各种价态与对应的代表物之间的关系就会在主线上非常清楚。
3、建网是通过对知识的横向和纵向排序,将头脑中的元素复合知识组织起来并网络化,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例如,在有机化学的回顾中,我们应该关注几组关系:① 有机物质之间的衍变关系② 替代关系③ 氧化还原关系④ 消除加成关系⑤ 结合重组关系等,通过这一过程,我们将进一步加深对物质之间关系的理解,为全面应用奠定基础。
二轮复习的方法是以学科主干知识网络建设为中心的复习方法,是以不变应对变化的基本方法。从知识的角度来看,学科知识内在的、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网络,以促进大脑中知识的激活和提取,从能力的角度来看,整理和总结知识是提高分析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重视实验,提高探究性能力
实验题在每年高考试题中占很大比例,是检验考生能力的重要题型。实验试题有利于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知识获取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创新能力、记忆能力、语言表达等能力,从更深层次来看,实验试题也能有效检验考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
在第二轮复习中,我们必须为实验复习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不能让实验复习匆匆而过。如有必要,我们可以以实验为主线,推动其它知识块的复习。
1、紧扣课本,深挖实验材料内涵
高考化学实验题大多来源于课本,实验计划都植根于课本,教科书是每个老师和学生都拥有的基础和数据。教科书中的实验对考生来说是公平的,因此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
回顾近年来的高考实验题,我们可以发现,要么是几个基础实验的结合,要么是基础实验和操作的结合,或者是探索性实验的设计和评估。
2、注意开放性实验,提高探究能力
开放式试题的特点是解题条件和所需结论相对抽象,不确定性大、开放性高、思维空间大、灵活性强。从最近的高考化学实验题来看,最典型的命题思路是提供开放的实验情境,包括给出冗余的实验条件、不限定的实验条件和实验方法等,因为不同条件的组合或选择,不同学生视角和思维方式的差别,就会得出不同的实验过程和结论,以检验考生的思维水平和实验能力。
因此,探索性实验问题将不可避免的成为一个热门命题。这些问题的总体思路是:找到问题→ 提出假设→ 设计实验方案→ 选择仪器和药物→ 进行实验验证→ 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总结分析得出结论。